禽流感滅活疫苗(H9)不同免疫途徑免疫效果的比較
前言:禽流感(Avian Influenza,AI)病。禽類感染后表現(xiàn)為呼吸道癥狀、食欲減少、急性高度致死性。
自1878年AI首次在意大利流行以來,蔓延迅速,世界大部分國家和地區(qū)均相繼有AI發(fā)生的記錄和報道,每一
次嚴重暴發(fā)都給養(yǎng)禽業(yè)造成巨大的經(jīng)濟損失。禽流感沒有特效的藥物治療,
因此疫苗免疫是控制本病最有效的方法。本文探討禽流感滅活疫苗不同接種部位的防疫效果,篩選最
佳的防疫途徑,以期指導生產(chǎn)實踐。
一 材料與方法
1 試驗動物
1日齡健康海蘭褐蛋雞,購于泰安東岳種禽有限公司。
2 試驗材料
96孔V型微量反應板、移液器、生理鹽水、1%雞紅細胞懸液。禽流感H9亞型血凝抑制試驗抗原由中
國科學院提供;禽流感滅活疫苗(H9亞型)購于乾元浩生物股份有限公司。
3 試驗動物的赴理
600只健康海蘭褐蛋雞根據(jù)不同免疫途徑隨機分為A、B、C、D、E五組,每組120只。A組為空白對照
、B組為頸部皮下注射、C組為胸部肌肉注射、D組為翅根部肌肉注射、E組為腿部肌肉注射。在45曰齡、95
日齡分別注射禽流感滅活疫苗(H9)0.5mL。試驗在相同的環(huán)境下,采用同種飼料進行飼喂,同一免疫程序(表1)
進行免疫預防,每隔3天隨機選取15只雞翅靜脈采血,分離血清,根據(jù)HI法撿測雞的抗體水平,根據(jù)平均值繪
制抗體消減曲線。
4 抗體水平檢測
栗用血凝(HA)與血凝抑制試驗(HI)(《高致病性禽流感診斷技術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/T 18936-2003)。
二 結果
不同防疫部位下禽流感(H9)抗體滴度見圖1,
45日齡免疫禽流感H9亞型疫苗后,D組(翅根部肌肉注射)抗體上升速度最快,57目齡達到階段性最高值,為
8.2 log2,B組(頸部皮下注射)上升速度最慢,這主要因為肌肉注射,吸收速度比皮下注射快,產(chǎn)生抗體也較快,而
皮下注射疫苗吸收緩慢而均勻,產(chǎn)生抗體比較慢;5772日齡,B、C、D、E組抗體水平基本一致,抗體曲線變化相
吻合且抗體水平一直維持在61og2以上;72目齡以后,E組(腿部肌肉注射)抗體滴度平均值最高,且E組抗體滴度較
其他組高0.5~2.0個滴度,B、C、D組抗體水平比較穩(wěn)定,均勻度也較好。
三 討論
通過45日齡、95目齡兩次禽流感滅活疫苗的免疫,由H9亞型抗體變化曲線可清楚看出腿肌注射效果最好,抗
體滴度比頸部皮下、胸部肌肉、翅根部肌肉三種注射方式高;而頸部皮下、胸部肌肉、翅根部肌肉三種注射方式免
疫效果基本一致。
綜合分析整個試驗,腿部肌肉注射:禽流感滅活疫苗(H9N2亞型);頸部皮下注射:禽流感二價滅活疫苗(H5+H9)、
重組禽流感病毒H5亞型二價滅活疫苗(HBNl,Re-4+Re-5株)、禽流感滅活疫苗(H9N2亞型);胸肌注射:禽流感滅活疫
苗(H9N2亞型)、傳染性法氏囊炎卵黃抗體;翅根部肌肉注射:重組禽流感病毒H5亞型二價滅活疫苗(H5Nl,Re-4十
Re-5株)、禽流感滅活疫苗(H9N2亞型)。由此可看出:除腿部肌肉外,其它防疫部位均注射兩種以上疫苗,而且每個
部位吸收疫苗是有限的,防疫頻繁、疫苗劑量過大均會影響疫苗的吸收效果。這就提醒我們在實際操作中,要熟練掌
握各種防疫手法,不能因為省時省力而每次都注射在同一部位,不利于疫苗的吸收,從而影響免疫效果。整個蛋雞的
飼養(yǎng)過程中,疫苗免疫需作統(tǒng)籌的安排,盡量不要短期內(nèi)同一部位重復注射;同~部位油苗的注射應低于3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