烏鱧仔魚剛從卵膜中出來時,個體發(fā)育還很不完全,非常嬌嫩,管理難度大,具體表現在:
①烏鱧苗很容易受波浪、水流等的影響而粘附在紗絹上死亡;
②晚間結群棲息容易造成缺氧死亡;
③體表無鱗容易受傷感染水霉和遭原蟲(車輪蟲、小瓜蟲、斜管蟲等)的侵襲;
④死卵、死苗腐敗時釋放出大量有害物質和油珠,污染水質環(huán)境等。因此,在網箱中或孵化器中繁育時,當魚苗攝食活動正常以后,才可將魚苗更換到大網箱或直接下池培育。
1、魚苗的開口引食。
烏鱧苗的開口餌料是小型浮游動物(輪蟲、小型水蚤等),個體大小控制在200微米以下??稍隰~苗培育池中提前施肥培養(yǎng)。若浮游動物量不足時,可用100目的浮游生物網捕得的浮游動物,通過40-60目的紗絹布過濾,濾得的濾液中含有大量小型浮游動物。在濾液中加入少量土霉素,放置30分鐘后投喂,一般1天投喂6次,即4小時一次,以少吃多餐為原則,3-4天后,隨著魚體的生長和活動能力的增強,投喂量逐漸增加和次數減少,直至1天投喂2次。
2、及時驅散集群現象。
特別是出膜后的1-7天,集群現象比較嚴重,集群會造成局部區(qū)域的缺氧,造成死苗。所以要經常用撈海等工具輕輕地攪動水體驅散苗群,提高成活率。
3、加強水質管理,保持水體的清新。
及時撈除死卵死苗,防止其腐變和溢出油球,產生毒物和油膜;網箱要定期刷洗、排污。水泥池要定期吸污、排水,最理想的是采取微流水培育。土池育苗要定時換水和逐漸加大水量。換入的新水水溫和原池水的水溫溫差不超過2℃,換水量一般控制在60%-70%,二周后可減少到30%-50%,根據水質變化來控制換水的時間和換水量。
4、防病措施。
魚苗剛出膜時容易被水霉和原生動物(車輪蟲、小瓜蟲、斜管蟲等)所感染,待魚苗完全出膜后及時清除卵膜,并用15ppm福爾馬林全池潑灑1-2次進行預防。日常換入的新水最好預先在貯水池中用15-25毫克/升生石灰或用氯制劑消毒后,培育成嫩綠色再使用更為理想。
5、及時分養(yǎng)。
魚苗經過3周時間的培養(yǎng),大約可長到2.5-3厘米。魚苗規(guī)格不同會出現相互殘殺,以強食弱,同時相對密度的提高,發(fā)病率也會提高,所以一般每經過3周左右進行過篩分養(yǎng)一次,逐漸降低放養(yǎng)密度,按規(guī)格大小,疏散到魚種培育池中去。